李鸿章连连点头:“有见识,有见识。这番见识,非清流、腐儒可比。你认为中国要办电报,应该怎么来办?”
盛宣怀有备而来:“中国上下,固步自封,且迷信盛行,说什么电报破坏风水。要架设电线,以开风气,非以军务名义开篇不可。如今日本侵吞琉球,正可以巩固海防为名,架设津沽电线,连通大沽炮台。然后以联络南北洋海防为名,架通津沪、沪粤线。等风气已开,则需架通京津电线,次第展开,全国通电可期。”
李鸿章一直点头,表示欣赏,又问:“架设电线,经费怎么筹?你可有筹划?”
盛宣怀说:“要筹架线费用,非官商联手不可。电线所经,有商务发达处,亦有军务紧要但商务并不发达处。商务不发达处,必须以官款为主,比如津沪一路,过直隶、山东、苏北,沿路商务并不发达,却关系两洋联络,必须以官款为主;而上海到汉口,一路商埠相连,可以商股为主。又有干线与支线之别,干线以官款为主,支线则不妨以商股为主。”
李鸿章说:“你的设想并非没有道理,但想是一回事,具体办起来又是一回事。我正有意把行馆里的电报通到大沽,算是不谋而合。你这段时间正好无事可办,就主持把津沽线架起来。你先和郑玉轩商议,拿个方案出来。”
盛宣怀去与津海关道郑藻如商议。郑藻如任过江南制造总局总办,督造枪炮、弹药、机器、轮船和船坞,又善于与洋人打交道,眼界开阔,对办电报、铁路都深以为然:“杏荪,中堂总算下决心了,那办就是了。不过我手头事情太多,我是靠不上,有什么事情需要海关,你吱声就行。行馆里的电报是水雷学堂的英国教习贝德斯帮忙办的,一客不烦二主,我看就让他来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