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子1号》,罗伊·利希滕斯坦,1969年,布面油画和涂鸦画,152.4厘米×121.92厘米。艾力和艾迪特·L. 布罗德藏品
利希滕斯坦也曾回望历史,用他的圆点创造出类似塞尚或蒙德里安的风格。即便在这类作品中,他还是会对那些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进行调侃和戏仿,似乎意在表明,生活的真相永远只停留在表面。他画的镜子是这一理念最纯粹的表达,镜子里没有任何事物的镜像,是整个画面中最空洞也最动人的形象。那些镜子都以圆点组成,边缘倾斜,银光闪烁,没有任何物质的特征:既看不出色彩,也看不出材质,纯粹表现光影效果,这是他的圆点风格表达出的最为深远的意境。
在那个时代,有抱负的艺术家们不再有心思去直接描绘自然,摄影似乎成了绘画的主流。而利希滕斯坦的创作取材于漫画书和产品设计,摆脱了对摄影作品的依赖。实际上,德国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20世纪30年代说过,这是试图将绘画的“光环”保留下来。本雅明认为,艺术品本应多少有些神圣和独特,但用摄影技术或照相制版技术对图像进行机械化复制的做法毁坏了艺术品的“光环”[562]。他也提出,这并非大逆不道的做法,因为这样一来,艺术品也可以发挥政治功能,推动社会变革;历史上的“圣像破坏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也都曾提出类似的说法。但日后的历史,尤其是波普艺术的发展,证明本雅明还是错了:在大众民主的时代,复制只会增加艺术品的名人效应与名作光环,并提高它们的商业价值。